一、 安全运维管理平台的市场背景
1) 政策推动与法规完善:
国家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为安全
运维管理平台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法规保障。
例如,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明确提
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这将进一步
推动安全运维管理平台在数据保护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2)加强数据资产安全管理: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数据资产各权利主体均应落实数据资产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贯彻数据资产
开发、流通、使用全过程,提升数据资产安全保障能力。这将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安全运维管理平台在数据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3)提升国家竞争力与保障用户权益: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旨在提升国家在全球运维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同时,这些政策法规
也致力于保障用户权益,规范服务提供方的行为,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4)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推动,以及企业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需求的不断增加,安全运维管理平台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特别是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对安全管理平台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5)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国家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在安全运维管理平台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平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
向发展。这将提升安全事件检测与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网络威胁。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安全运维管理平台的市场趋势将受到政策法规的推动和保障,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
展将成为重要方向。同时,政策还将加强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推动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与保障用户权益。
二、安全运维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安全合规有风险
2. 管理体系不落地
3. 管理分散不联动
4. 数据孤岛难利用
5. 运行管理不可视
6. 人为因素不可控
三、技术发展需求
1、系统管理难度大,不能有效配置使用,功效难以发挥无法及时掌握设备系统运行管理情况,潜在各种风险。
2、问题难以预防与及时发现、准确定位与快速排除。
3、责任主体难界定,供应商相互推诿,协同难度大。
4、系统设备独立分散,形成数据孤岛,难以综合利用策略制度难落地,人为因素风险大管理体系不健全。
5、发生问题责任难避免,工作成效和价值难以体现。
四、产品设计理念
1、集中管控
从各种局部管理的产品堆叠,到一体化全局管控平台。
2、全面管控
从面向资产的管理,到结合组织、人员、制度的全面管控。
3、数据驱动
从系统运行到管理与服务过程的数据采集、关联与综合利用。
4、动态保障
从被动防御,向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审计的动态保障。
5、智能应用
大数据与智能应用,智能分析、智能响应处置、智能决策统。
6、在线模式
统一在线服务入口,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实现在线处置。
7、管理可视
可视化呈现系统运行状态、运行管理与服务过程。
8、过程可控
加强过程管理,引入流程引擎与跟踪返馈机制,保障执行。
9、体系管理
基于零信任原则,从靠人管理,到制度流程体系驱动的管理。
10、价值创造
从系统维护,到数据驱动管理、智能决策,创造IT系统价值。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5982025017
邮箱:admin@xunstar.cn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园三路4号火炬时代A区13楼1306号
快捷链接
关于我们
客户案例
新闻中心
解决方案
IT基础架构
建筑智能化
云计算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产品服务
云桌面
基础网络
网络安全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